最新小見聞

Best savings interest rates today, July 27, 2025 (best accounts offering 3.9% APY)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Best CD rates today, July 27, 2025 (lock in up to 5.5% APY)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Mortgage and refinance interest rates today, July 27, 2025: Rates are expected to stay high through 2025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Best money market account rates today, July 27, 2025 (best account provides 4.41% APY)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HELOC rates today, July 27, 2025: The home equity line of credit rate holds steady through the weekend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Stop Complaining About Gen Z Workers—and Start Helping Them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WSJ

查看詳情

Investors Are Flocking to the Stock Market’s Discount Rack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WSJ

查看詳情

Kevin O'Leary警告:面對市場動盪時不要犯這個錯誤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Kevin O'Leary在接受Yahoo財經的訪問中表示,當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時,投資者應該把握機會進場,而不是恐慌性抛售。他強調,應該專注於長期投資而非試圖精確捕捉市場底部,並推薦使用指數基金進行投資,這種策略也符合沃倫·巴菲特的理念。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巴菲特1870億美元投資五大股票,哪一支是最佳選擇?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巴菲特在其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組合中,1870億美元集中於五大股票,包括蘋果、美國運通、摩根大通、可口可樂及雪佛龍。儘管不同投資者的風格不同,最佳股票難以定論,但蘋果因其增長前景及巴菲特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最優選擇。此外,巴菲特對於美國運通的長期支持和雪佛龍的穩定股息亦為亮點。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以太坊價格預測:2025年、2026年與2030年可能的走勢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根據分析師的預測,以太坊(ETH)到2030年可能達到0.00010美元。以太坊作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已不再僅僅是比特幣的附屬品。隨著以太坊2.0的轉型和向權益證明的過渡,其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智能合約應用中的核心地位,使其在Web3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預計2025年以太坊平均價格為4,054美元,2026年可能回檔至2,563美元,而2030年平均價格可達3,304美元,顯示其在未來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和潛力。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Nuclear Power Is Going Mainstream. These Stocks Stand to Benefit.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BARRONS

查看詳情

穩定幣將持續存在 誰將受益?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隨著華爾街進入加密貨幣領域及政府對穩定幣的監管加強,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像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正在計劃推出穩定幣,因為穩定幣被視為進入加密市場的平穩切入點。隨著新的法案如GENIUS法案的通過,越來越多的公司將追隨政府的腳步進入數字資產市場,穩定幣不僅能加速跨境交易,還能降低信用卡交易費用,預示著支付革命的來臨。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Shell Unit Bought Up Nvidia, Apple, and Microsoft Stock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BARRONS

查看詳情

Treasury Is Playing Safe on Debt Sales. Wall Street Is Divided on Its Strategy.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BARRONS

查看詳情

中國在史德哥爾摩貿易談判中強勢要求美方讓步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中美兩國官員將再度在歐洲會面進行貿易談判,此次中國以更強勢的姿態出現,並期望從美方獲得更多讓步。隨著中國經濟復甦及新的貿易協議臨近,中方將專注解決美方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剩餘關稅,特別是與芬太尼有關的20%關稅。美方則表示,將討論中國從俄羅斯和伊朗的石油購買問題,以及與TikTok相關的事宜,漸顯雙方在協商中的微妙關係。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川普17%關稅對墨西哥主要番茄出口商的影響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墨西哥政府因川普政府對自墨西哥進口的鮮番茄徵收17%的關稅而面臨困境,這使得在該國生產番茄的Veggie Prime公司受到波及。該公司每週向美國出口100噸番茄,並必須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調整價格,尋求客戶提高訂價。專家預測此關稅可能導致墨西哥番茄出口下降5%至10%,並可能損失20萬個就業機會。墨方正考慮開拓其他穩定的國際市場,以應對此局勢。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特朗普與歐盟馮德萊恩周日會晤 以促成貿易協議避免貿易戰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周日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晤,目的是為歐洲促成一項貿易協議,該協議可能為大多數歐盟商品設定15%的基本關稅,結束歐盟企業長達數月的不確定性。會議期間,美方和歐盟團隊將對汽車、鋼材、鋁材和製藥等關鍵行業的關稅進行最後談判,如無協議,美方定於8月1日起徵收30%的關稅,歐盟已準備對93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歐盟官員希望能夠就關稅達成共識,但許多歐洲人視15%的協議為不佳的結果,因為最初的目標是實現各工業商品的零關稅。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特朗普與歐洲高官會晤,貿易關係面臨關鍵時刻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特朗普於蘇格蘭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會面,探討貿易及即將到來的關稅問題。儘管他正享受高爾夫假期,但仍在尋求與歐盟達成協議以降低30%的關稅。特朗普表示與歐盟達成協議的機會約為50%,而隨著截止日期臨近,雙方的談判顯得格外重要。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中國六月份工業利潤進一步下滑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根據最新數據,中國的工業利潤在六月份繼續下滑,與去年相比下降了4.3%,而五月則下降了9.1%。面對內需低迷和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生產者處於持續的價格戰之中,這迫使政府加強對汽車和太陽能等行業的監管。儘管中國第二季度經濟表現超出預期,但工業利潤的持續下降,和對過剩產能的擔憂,使市場前景更加複雜。分析人士認為,政府的新措施可能會改善工業利潤,但不會像十年前那樣迅速擺脫通脹問題。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Warren Buffett’s Parenting Rule Is the Key To Raising Financially Savvy Kids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How to Extract $400 Million From a Billionaire: Use a Gilded Age Family Name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WSJ

查看詳情

Americans See Their 401(k)s Not Just as Nest Eggs but as Rainy Day Funds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撰寫摘要中...

小見聞來源: WSJ

查看詳情

KKR洽談收購ST Telemedia全球數據中心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根據彭博新聞報導,美國投資公司KKR正在洽談收購位於新加坡的ST Telemedia全球數據中心,這筆交易的估值可能超過50億美元。KKR已持有該數據中心公司的14.1%股份,此前在2024年曾與新加坡電信聯合投資17.5億新元。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貨車運輸距離下降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根據SONAR的數據,美國貨車載運的平均距離在上週降至533英里,比去年同期下降約70英里或11%。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長途貨運轉向多式聯運,加上地區貨運需求的減弱。儘管短途運輸的需求仍相對穩定,但整體需求疲弱導致貨車市場難以回升。隨著企業開始提高訂單提前期,庫存水平不均上升,加上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未來的市場走向。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SBIL引發爭議:ETF創新還是單純收費?

新聞報導於大約1個月前

簡化資產管理公司最近推出的簡化政府貨幣市場ETF(SBIL)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儘管SBIL迅速累積超過20億美元的資產,但評論人士質疑這是公司將內部資金管理功能商品化的策略,並藉此向投資者額外收取15個基點的費用。許多ETF行業專家指出,這種做法違背了行業慣例,而簡化公司則稱這是出於效率與收益的考量。爭議焦點在於投資者應得的透明性及公平性。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