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於8個月前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特斯拉(NASDAQ: TSLA)在2024年的股價上漲了70%,使市場估值超過1兆美元,但電動車(EV)銷量卻首次出現下降。儘管特斯拉CEO馬斯克預測2025年的銷量將增長20%至30%,但面對來自低成本競爭對手的挑戰和高昂的市盈率,特斯拉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專家認為,特斯拉的股價可能會在2025年下滑16%至47%,最終可能脫離1兆美元的市場估值。
隨著美國運通持續增長且巴菲特未有賣出其持股,專家認為該股票在2025年可能會有更高的升幅。儘管去年已上漲58%,美國運通目標的每股收益預測也上調,顯示出其強勁的財務增長潛力。儘管目前的股票評價吸引,但投資者仍需謹慎考量風險。
隨著新一屆總統政府的上任,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上升,對投資者的影響愈加明顯。研究顯示,在高不確定性時期,股票的回報普遍較低,特別是小型股,反之債券則在此時表現較佳。當前不確定性居高不下,短期內投資者如能選擇短期債券或許更加明智,而若不確定性有所下降,則應考慮再度投資於股票市場,尤其是小型企業的股票。
小見聞來源: WSJ
Centerview Partners 的聯合創始人 Blair Effron 表示,該公司將開始探索外部投資者或上市的選擇,這是因為該公司在2024年創下了19億美元的收入紀錄。作為華爾街數一數二的精品銀行,Centerview 的成功使得它逐漸受到大型投資者的青睞。這一轉變可能會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市場價值,並為約80名合夥人提供一個退出的良機。
隨著人工智慧(AI)的興起,華爾街分析師對兩支科技股——超微半導體(AMD)和Monday.com持樂觀態度。超微半導體受益於對數據中心硬體的需求,預計其2025年營收將增長27%,股價目標為183美元。而Monday.com則憑藉其工作管理軟體的增長,營收將達到近10億美元,股價目標為319美元。這些公司在各自領域中的成長潛力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在過去幾年,股市表現強勁,主要市場指數在2024年創下新高,但隨著聖誕節的接近,市場卻出現了下滑,這代表著潛在的挑戰。歷史數據顯示,缺乏聖誕老人反彈的年份通常預示著接下來的艱難時期。然而,儘管面臨潛在的市場修正,仍有許多因素可能促進經濟成長,使投資者仍需堅持長期策略。預計到2025年,市場仍有潛在上漲的機會。
本週市場因悼念美國前總統卡特而縮短交易時間,周四將停市。週五將公布12月的就業報告,並同時釋出私營部門就業數據及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數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2月會議的會議紀要將於週三發布,多位美聯儲官員會發言。此外,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將在拉斯維加斯的CES消費電子展上發表主題演講,並且多家企業如達美航空、威爾金斯聯合及其他知名公司將在本週陸續公布財報。
蘋果公司(AAPL)以3.7萬億美元的市值持續吸引投資者注意,並逐漸進入人工智慧等新創領域,過去三年靈活超越標普500指數。儘管蘋果的創新步伐跟隨相對緩慢,但其AI產品的潛力使得持有該股票的理由依然存在。對於考慮購買、持有或賣出蘋果股票的投資者來說,是否進一步投資將取決於個人的財務需求和投資策略。
隨著2025年的逼近,投資者在尋找高潛力的成長股。文章提到了三間公司,包括Axon Enterprise,該公司專注於非致命和證據收集的執法產品,隨著市場需求上升,其股價已大幅增長;Celsius Holdings,儘管面臨股價回調,但其健康能量飲料的市場潛力依然不容小覷;以及Shopify,作為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將在未來持續增長。這三檔股票都是投資者在2025年應該密切關注的標的。
鴻海(Foxconn)在持續強勁的人工智慧伺服器需求下,第四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達2130000000000新台幣(約647.2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5.2%。該公司表示,雲端及網絡產品部門受到AI伺服器需求推動,總營收在12月達6548億新台幣,年增42.3%。儘管展望2025年第一季操作進入傳統淡季,但預計表現會與過去五年相當,且較去年有顯著成長。
小見聞來源: BARRONS
儘管面臨選舉、失業率上升及汽車產業危機,德國企業的盈利預測卻顯示出正面的增長。根據彭博社的數據,DAX指數成分股在2025年的每股盈利預計增長超過10%,是歐洲同行中最高的。雖然增長主要依賴於經濟敏感的循環行業復甦,尤其是陷入困境的汽車產業,但不確定因素仍然不少,包括對中國市場的高依賴及即將舉行的選舉可能帶來的政治變化。
經過多年的延遲,紐約市的交通擁堵收費計畫終於開始實施。駕駛除曼哈頓部分地區在高峰時段需支付9美元,該計畫旨在減少交通擁堵並籌集約150億美元資金用於地鐵等公共交通系統的升級。儘管這項措施面臨來自新澤西的法律挑戰,但其支持者相信將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並降低污染。不過,一些政界人士則擔心該計畫可能會影響小型企業及居民。
拜登總統阻止日本公司對美國鋼鐵的收購,意在保護美國心臟地帶的就業機會,但此舉可能使這些工作面臨風險。日本鋼鐵在提出近150億美元的收購要求時,承諾將投資27億美元於美國鋼鐵的陳舊廠房,並保證在未經政府批准的情況下不會減少產能。現在,美國鋼鐵股價因消息下跌6.5%,且該公司警告若不進行收購,將迫使其轉向新型電弧爐技術,影響數千個高薪工作及相關社區的生計。
全國外部投標拒絕指數 (OTRI) 在去年聖誕假期期間首次超過10%,是自2022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儘管市場仍遠未回到兩年前的狀態,但運輸管理者面臨著季節性波動的挑戰,需努力應對不斷增長的市場波動性。隨著承運商的退出數量創下紀錄,這促使發貨人調整供應鏈管理策略,以應對2025年的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動盪。
美聯儲的Kugler與Daly官員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經濟學會年會上指出,控制通脹的工作仍未完成,但他們也不想影響勞動市場的穩定。他們提到,目前的通脹率雖然已從2022年的高點7%降至11月的2.4%,但仍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此外,他們強調不希望失業率過快上升,當前失業率為4.2%,符合最大就業的目標。
億萬富翁投資者比爾·阿克曼對於即將到來的特朗普政府表示樂觀,他認為其基金持有的房貸巨頭Fannie Mae和Freddie Mac的股價可能在未來大幅攀升。阿克曼認為,這兩家公司在完成資本重組後,能夠在市場中釋放潛在的利潤,並預測股價可能達到每股約34美元,分別代表888%和909%的上漲潛力。雖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但阿克曼對GSEs解除監管的可能性持正面態度,並建議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