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見聞

MG4純電休旅開賣 賞車、試駕即搶先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MG4自2022年6月全球首演後,在歐洲及紐澳等市場銷售火熱,2023年全球銷量超過13萬輛,並獲得多項專業汽車媒體評鑑殊榮。全新MG4跨界純電休旅正式上市,售價99.9萬至118.9萬元,並於全台MG展示中心展開賞車及試駕活動。MG Taiwan表示,MG4將以電能技術、動力表現、安全防護、內裝設計及駕駛輔助系統等優勢吸引消費者,強勢進軍競爭激烈的CUV市場。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金控樂觀 今年獲利將創新高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台灣三大金控國泰金控、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在股東會上表示,由於景氣回溫,金控今年獲利有望再創新高。其中,國泰金控總經理承諾將用謹慎、靈活方式做投資,回饋股東支持。另外,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表示前五月每股盈餘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有望再創高;中信金控經理也對今年獲利持「審慎樂觀」態度,有機會超越去年表現。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微星搶進AI伺服器市場,預計明年出貨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微星董事長徐祥透露,公司搶進AI伺服器市場的步調正在加快,各類機款產品已到位,包括採用輝達AI GPU平台、MGX架構的高階AI伺服器,預計明年年中後開始出貨。此外,在PC相關事業方面也表現樂觀,力拚全年雙位數增長目標。雖然在COMPUTEX大展上未現身AI伺服器新品,但預期明年出貨後將帶來更多動能,整體伺服器業務成長可期。此外,微星在板卡、電競等核心事業也看好未來市場,並準備推出更完整的產品線。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大葉大學舉辦國際生華語演講比賽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大葉大學華語教學中心舉辦了一場「國際生華語演講比賽」,吸引來自法國、史瓦帝尼、馬拉威、印尼、蒙古等國家的境外學生參賽。比賽讓學生透過演講展示他們在台灣學習華語的心得和成果,並促進了不同國家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世銀:陸經濟成長上調至4.8%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世界銀行發表最新報告指出,考量到出口強於預期、大陸政府增加房地產政策與財政支出等因素,上調對大陸今年GDP成長預測至4.8%。報告指出大陸面臨上行和下行風險,結構性改革成為關鍵,可能影響短期和長期經濟情勢,並提到政策對房地產與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並提出加速向碳中和轉型和處置債務問題等建議。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新光鋼:目標銷售50萬噸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新光鋼舉行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3元,預計今年全球用鋼需求量增加支撐,並受國內經濟建設經費擴編影響,目標銷售50萬噸;去年稅後純益增加320.08%,EPS躍升至5.15元。新光鋼首季營收雖減少,但投資世紀鋼獲利。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閎康:全球布局擴展計畫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半導體檢測大廠閎康董事長謝詠芬表示,去年的全球布局策略獲得成功,今年將持續擴大全球業務,並在台灣、日本和中國大陸各地深耕不同領域。公司去年表現亮眼,獲利超過歷史新高,連續兩年稱心股東,預計全球布局將成為未來成長動能。閎康將推動三大基礎工程以提升市場競爭力,著眼於強化研發、智財布局及數位化服務平台等方面,以分散式全球實驗室服務網絡及技術領先優勢持續發展。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櫻花建設 今年完工案、推案創高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櫻花建設董事長陳世英表示,由於部分建案遞延效應,今年營運預期優於去年,計劃完工九個個案,總銷金額達155億元,並推出九個新案,總銷金額達234億元。櫻花建設去年營收70.63億元,今年目標在80億~100億元之間,且看好下半年房市買氣,預估全台房市呈現「價漲量穩」格局。陳世英提到小宅化已成趨勢,未來首購族將是目標客群,2房產品將占比6成以上。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從日本經濟安全保障看台灣半導體發展策略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台積電因地緣政治壓力加劇,積極對外投資,計劃在日本熊本地設廠進展順利且已大漲逾5%;本文探討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策略,建議參考日本的經濟安全保障法、增加遊說人員影響美國政策、建立雙向投資生態系,並提醒管控智財、專利申請以防技術外流,並強調持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性。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急單挹注 奇鋐業績看旺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奇鋐董事長沈慶行在股東會上透露,因急單挹注,6、7月業績較預期好,展望下半年,新水冷板出貨將帶動營收成長,全年獲利預期優於營收成長。市場看好奇鋐在AI伺服器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預計營收將持續增長。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藝術家「三痴」:貼近生活開創獨特風格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藝術家「三痴」回憶50年前的痴畫年代,從寫實到印象派、抽象畫不斷學習創新,在近年創作加入中國畫線條和漫畫式比喻,融入暴雨、惡水等環保議題,創造獨特作品風格。作品不僅加入中國畫作題字方式,更蘊含心中感動和意念,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讓觀眾感受畫家情感。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林百里:AI大潮來臨 廣達兩年忙不得了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AI應用蓬勃發展,廣達與客戶關係緊密,未來兩年將非常繁忙,並希望股東多支持廣達。公司將持續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和智慧移動領域專注發展。機器人方面,林百里指出人形機器人在工程上難以實現,商業價值仍在特定任務的機器人。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和碩電動車業務展望雙位數成長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和碩指出,儘管全球汽車市況不佳,但其車用業務表現合乎預期,並預估今年電動車業務將保持雙位數成長,且除新創企業外,傳統車廠的電子化持續推進也是助力。公司執行長表示,車用業務全年成長預期令和碩樂觀,且在客戶端庫存調整後,預計下半年表現將更為穩健。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星宇航空董事長:明年有望發放股利,2026年迎來爆炸性成長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在股東會上表示,今年預估營運獲利將達兩位數億元水準,可望發放股利;公司正積極擴張至北美和東南亞轉機市場,已申請加拿大航權,預估2026年將達到交機高峰,迎來爆炸性成長。星宇計劃在年底採取多元上市策略上市,並力拚10年內完成60幾架機隊的經濟規模,有望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航空公司。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祺驊越南廠磁控產品 爭取供應喬山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健身器材大廠祺驊召開股東會通過每股配息1.6元,越南廠目前生產半成品回銷給台灣,並計畫爭取為喬山供應磁控健身器材。公司越南廠占地3萬平方米,分為一、二期開發,祺驊預期今年銷售維持穩定。此外,祺驊在台代理美國女性健身品牌可爾姿,全台店數目標為200家。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高鋒:延長保固期提升市占率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高鋒公司決定將保固期延長至3年以提升國內工具機市占率,目前在手訂單3、4億元,訂單能見度2~2.5個月,今年營運目標為至少與去年持平。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0.70元現金股利,計畫增加大陸淮安廠資本支出,並建造新廠房,預計2025年完工。高鋒努力提升生產品質以應對不利大環境,並呼籲代理商鞏固海外市場銷售。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美國降息預期可能推遲,陸港電力股備受關注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指出,美國聯準會在6月會議後決定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通膨數據顯示有放緩趨勢。而大陆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呈現年增趨緩,市場看好服務價格及電力股表現。熱潮中,投資者可留意電力股,因高溫天氣將帶來用電量增加,尤其火力發電企業可望成為供電支撐角色。此外,家電股與空調「以舊換新」也值得關注。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馬斯克預言特斯拉市值將達蘋果8倍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宣稱,新推出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推動特斯拉的市值飆升至25兆美元,是目前標普500大企業市值的一半以上,並為美國市值龍頭蘋果的8倍。雖然馬斯克過去曾畫下許多美好藍圖未能實現,但現若言成,將為特斯拉帶來巨大變革。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壽險業爭取延用覆蓋法適應IFRS17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為避免2026年後壽險業面臨損益表的突然波動,壽險業正向金管會爭取延用覆蓋法以應對IFRS17的負債會計,以維持財務報表穩定。取消覆蓋法可能讓壽險公司投資部位面臨市場波動帶來的損益變動,業者希望能繼續使用覆蓋法保持資金穩定,並尋求金管會的支持。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美歐罷工影響SCFI連續10周上漲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美國線運價上漲帶動上海出口運價指數SCFI報價連續十周上漲,其中美西線和美東線分別漲幅11.23%和7.33%。罷工和工會談判引發貨主提前出貨和航線轉移,尤其在美國東岸和歐洲港口發生不滿情況。海運需求高,考量罷工因素,歐美線運價持續上漲,但SCFI報價顯示東南亞和西非線運價略有下修,可能影響部分貨主觀望。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旭隼:2024年營運重返成長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旭隼董事長謝卓明表示,UPS產品去年庫存去化告一段落,今年訂單能見度提升,預計全年將恢復成長。逆變器上半年遇逆風,但下半年有望好轉。公司已完成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和盈餘分配案,並選出董事,其中也包括新任董事。謝卓明指出,今年營運將成長,並表示專注於代工市場,看好UPS和Inverter訂單增長,營收領先今年成長。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新光金:金融業整合與合併趨勢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市場傳出新光金與台新金的合併評估,可能將新光金打造成國內第四大金控或者更高位置。金融整併是熱門話題,包括中信金控與京城銀行、新光金與台新金等皆傳出有意合併。對合併項目不排除加速洽談,而富邦金控則在股東會上表示,不排除持續以參股或併購方式擴大版圖。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夏季概念股受矚目,外資積極加碼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台股持續上揚,外資將資金轉向夏季相關概念股,包括遊戲股、航空股和重電股等16檔。歷史新高的台股引發市場關注,掀起缺電、缺水相關概念股熱潮,與外資加碼的趨勢相互輔助。電子股成交下滑,而缺電相關的電機機械股卻受青睞,顯示市場對缺電問題持續關注,重電股也受到美國電力公司的邀約影響。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國泰人壽大舉搶發海外債券 上限300億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國泰人壽率先通過在新加坡設立特殊目的公司以海外發行債券,揭露海外發行債券上限為新台幣300億元的美元債券,將在一年內一次或分次發行。金管會開放壽險業設立SPV發行債券籌資,國壽隨即啟動,今年預計發債籌資800億元,創立逾60年來最大年度募資量。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AI裝置激增 檢測廠商迎來商機

新聞報導於大約1年前

台灣的台廠如耕興、東研信超指出,許多邊緣裝置已開始搭載人工智慧(AI)功能,推動通訊產業面臨新變革。預估到2027年,AI手機將超過10億支,帶動檢測需求增加。檢測廠商如耕興進入WiFi 7成長期,預測第三季將有大量裝置檢測專案,營收有望成長。東研信超看好筆電機種數量成長,並積極開拓新的檢測市場。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