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於7個月前
能源行業是穩定被動收入的良好來源,Enbridge和Brookfield Renewable這兩家公司多年來持續支付且增長穩定的股息,具備強大的財務實力和穩定的現金流。Enbridge在過去70年中不斷增長股息,而Brookfield Renewable則因長期電力購買協議而保持穩定的現金流。這兩家公司在未來多年的股息增長潛力巨大,適合長期持有以獲得被動收入。
小見聞來源: YAHOO
查看詳情
在當前科技股上漲的背景下,兩隻優質便宜的股票——英偉達(Nvidia)和阿里巴巴(Alibaba)顯示出未來增長潛力。英偉達股票仍具吸引力,PE比率低於24倍,且在AI基礎設施需求日益增加的情況下,維持著市場領導地位。阿里巴巴則以11.5倍的PE比率及強勁的AI表現,特別是在最近推出的Qwen 2.5-Max模型,以及與蘋果的合作,未來也有很大機會在市場中蓬勃發展。
這篇文章介紹了三隻目前值得投資並可長期持有的成長股:Lam Research、Palantir Technologies 和 Wolfspeed。這些公司均在各自的技術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它們的成長潛力相當可觀。尤其在半導體、人工智慧及矽碳材料等領域,這些股票在未來的表現值得期待。
Vanguard ETF因其低費用比率及多樣化投資選擇而備受投資者青睞。文章介紹了三檔值得以3000美元投資並長期持有的Vanguard ETF,包括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Vanguard S&P 500 ETF、專注於不動產的Vanguard Real Estate ETF以及追蹤小型股的Vanguard Russell 2000 ETF。這些ETF不僅提供長期增值潛力,還有良好的股息回報,適合希望建立穩健投資組合的投資者。
根據最新分析,97%的退休年齡美國人都有非抵押債務,平均債務為$11,349。信用卡債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負擔,其次是汽車貸款和個人貸款。高利率和通脹的影響使退休老年人的財務狀況日益嚴峻,他們債務的增加顯示出財務不穩定性。專家建議退休人士應優先償還高利率債務、尋找削減開支的方法,並尋求專業理財規劃的幫助,以改善財務狀況。
2025年初,美國通膨顯著上升,這減少了美聯儲近期降息的可能性。消費者物價指數因家庭開支增加而攀升,促使特朗普考慮對多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可能進一步加大貿易緊張。此外,面對氣候災害和冬季惡劣天氣的影響,零售銷售大幅下滑,反映出消費者的支出減少。各國面臨來自美國的新貿易戰前景,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國家,如印度和泰國,風險加劇。
在超級碗LIX中,費城老鷹隊獲勝,不僅為自己贏得榮耀,還為各大體育博彩平台帶來了繁榮的賭博活動。投注額自一月以來上升超過20%,創下歷史最佳賭博事件。多數彩迷選擇高分投注,最終比賽總分為40-22,超過預設的48.5分。賭博業界分析師指出,老鷹隊的勝利對博彩業产生了積極影響,並預測老鷹隊是超級碗60的早期熱門。
Nvidia在人工智慧革命中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持有約80%的市場份額,但最近一些科技巨頭如Meta和Amazon開始自研晶片,這一舉動可能會影響Nvidia的收入增長。雖然這些公司希望降低對Nvidia的依賴,但Nvidia仍然是AI項目最受青睞的選擇,且其產品和服務生態系統也在持續擴展,未來仍具增長潛力。
中國初創公司Manycore Tech,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台運營商,在香港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這是在其三年前未能於納斯達克上市後的再次嘗試。該公司的IPO由JPMorgan和中國建設銀行國際聯合贊助,尚未披露計劃在香港募得的金額,但有報導指出該公司希望獲得2億美元。Manycore在2023年被評為中國空間設計行業的最大軟件供應商,其平台能將設計概念轉化為即時可視化體驗,並在2024年生成超過6.4億幅影像。
在連續兩年的牛市之後,巴菲特所稱的「巴菲特指標」於2025年1月達到207.04%的歷史高點,超出其55年平均值140%,這暗示著股市可能面臨困難。儘管道瓊斯指數、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都創下歷史新高,但歷史經驗顯示,當這一估值工具達到新高時,隨之而來的市場下跌風險相當大。巴菲特自己也在選擇減持股票,顯示出對未來市場走勢的警惕。
小見聞來源: BARRONS
麥當勞作為全球最大的餐飲連鎖,竟然擁有超過特斯拉、蘋果和奈飛等知名企業的利潤率。2024年麥當勞的營業利潤率達到了45%,主要原因在於其擁有大量的租金收入和特許經營模式。麥當勞的核心業務並不完全是食品,而是提供品牌和系統給第三方經營者,這使其獲得了可觀的高利潤收入,顯示出其商業模式的成功。而隨著業務擴大,未來的利潤有望進一步增長。
加納總統約翰·馬哈馬表示,美國凍結國際援助的決定將可能對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造成反彈影響。他指出,美國的USAID品牌在非洲抗擊貧病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美國繼續選擇不介入,其他國家可能會填補這一空缺。此外,加納原本期望在2025年獲得1.56億美元的美國援助,其中7,800萬美元用於醫療保健,但目前的財政缺口迫使該國必須削減某些開支,影響經濟運作。
根據彭博新聞的報導,Spotify正在考慮在現有訂閱的基礎上,每月收取高達$5.99的費用,推出新的音樂串流服務,該服務將包括更高品質的音頻、混音工具和音樂會票務的接入。此新方案可能在今年推出,並將根據地理位置調整價格,開發中國家將收取更低的費用。Spotify表示無法確認關於新功能的細節,而該新服務將利用人工智慧,允許訂閱者混合不同藝術家的歌曲。
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在社交媒體上宣傳一種名為LIBRA的加密貨幣代幣,聲稱將幫助當地的中小企業,卻引發人們對潛在詐騙的廣泛擔憂,最終在五小時後刪除了該貼文。米萊提到這項計劃是私人運營的,並表示他不會從中獲利。隨後,社交媒體上出現了警告,大家擔心這可能是詐騙或社交媒體賬號被黑客入侵。米萊承認在發文後才了解到項目的詳細信息,因此決定不再宣傳。
Spotify計劃推出一項每月收費約5.99美元的新超級粉絲串流服務,這項服務將包含更高音質的音樂、混音工具以及音樂會門票存取權。公司希望能在今年內推出Music Pro等級,並測試不同售票方式,如提前購票或提供更佳座位。Spotify旨在透過增加收費與提供不同方案來吸引更多忠實粉絲,藉此擴大用戶群。
OpenAI 董事會在週五拒絕了由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領導的財團提出的 $974 億美元收購報價,表示該初創公司不出售,未來任何報價都會不誠實。馬斯克試圖阻止他共同創辦的 OpenAI 轉型為營利性企業,董事會聲明強調會加強其非營利使命以確保 AGI 造福整個人類。
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在營收下降的情況下,去年給予員工超過1.07億美元的股票獎勵,同時宣布了4.01億美元的虧損。該公司在12月結束時僅有29名全職員工,年營收下降超過12%至360萬美元,年度虧損則增加至29億美元的累計赤字。儘管虧損,公司的股票卻因特朗普的政治活動而漲幅驚人,其市值甚至達到35億美元。
OpenAI 的董事會正式拒絕了一群以埃隆·馬斯克為首的投資者提出的 974 億美元收購該非營利組織的提議。董事會主席布雷特·泰勒表示:“OpenAI 不可出售,董事會一致拒絕馬斯克的最新企圖。”馬斯克希望能使 OpenAI 重返開源及安全導向的初心,但該提議因為被視為競爭對手的策略而遭到即時反駁。此次收購提議的拒絕預計會使 OpenAI 在與其他投資者談判籌集資金的佈局上更加複雜。
根據近期的監管檔案,資產管理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將配置增加至美國的比特幣ETF,因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價格飆升47%。威斯康辛州投資委員會的檔案顯示,其iShares比特幣信託ETF的持股在去年最後三個月內翻倍,達到600萬股。其他大型投資基金也增加了在這些ETF中的持倉,Tudor投資公司持有的iShares ETF股票數量從440萬股增至800萬股,而阿布扎比的Mubadala投資公司則首次參與比特幣ETF,持有820萬股的股份。
GameStop (GME)本週因傳出該遊戲零售商正在尋求投資加密貨幣而股價上漲。Tastylive創辦人兼CEO Tom Sosnoff在Market DOmination節目中表示,相較於議論中的GameStop,Nvidia的業務發展更加真實。他提到,與MicroStrategy主席Michael Saylor的會議對GameStop而言已經略顯遲緩,並指出Ryan Cohen進一步落後於市場走向。
特朗普的司法部律師要求法官撤銷對紐約市市長埃裡克·亞當斯的貪汙指控,這一要求是在一周的動蕩後提出的,該周初行使命令的副Attorney General Emil Bove要求曼哈頓首席檢察官丹妮爾·薩斯頓放棄此案。薩斯頓因不願執行該命令而辭職,此舉引發司法部多名官員的辭職。案件涉及亞當斯接受非法選舉捐款和奢華旅遊升級的指控,市長否認指控並認為自己因批評巴伊登的移民政策而受到針對。法官將決定是否接受撤案的動議。
華盛頓的一位聯邦法官於週五決定暫時制止特朗普政府對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CFPB) 進行解散的行動,禁止官員裁減員工、刪除數據或清空資金。這一裁定源於工會的訴訟,指控特朗普政府計劃通過裁減95%的員工來削弱該機構,並取消其位於華盛頓D.C.的總部租約。CFPB的行動主席已經命令員工停止工作,這一法律挑戰凸顯出特朗普政府在重塑聯邦機構方面的權力爭議。
OpenAI的董事會正式拒絕了由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及其他投資者提出的9704億美元收購提案。董事會主席布雷特·泰勒表示,OpenAI不會被出售,並且一致反對馬斯克的企圖,進一步擴大了OpenAI與馬斯克之間的矛盾。馬斯克批評OpenAI的重組計畫背離了其非營利的使命,並企圖將公司轉為“開源、以安全為重的力量”,但該提案很快被OpenAI拒絕。